上海校园足球联赛逐步走上正轨238支球队3723名队员
在这些队伍中,最终的获胜者屈指可数。 对于绝大多数参加校园联赛的球队和球员来说,他们的乐趣和动力在于享受足球和挑战自我。 球队不同,投入不同,生存条件也不同,但正是球队形式多样,才夯实了校园足球联赛的基础。
由于上海校园足球联赛还处于起步阶段,短时间内打造出类似日本校园足球的模式,为职业球队输送人才是不现实的。 但校园足球仍应坚持走自己的路,用自己的方式培养和塑造人才。
资金投入:各方投入,支持力度不断加大。
五角场小学自1979年起组建校队,历史上培养过王云、姚立军等上海知名球员。 作为国家足球学校,他们从2016年起每年获得教育局、体育局10万元的拨款,学校每年还提供3万至5万元的津贴支持球队。 这样每年大约有15万用于球队的运营,包括购买各种装备和训练器材,以及支付球队在外地和国外的训练和比赛所产生的费用。
五角场小学足球队
领队张云介绍,学校共有5支队伍,约80名队员。 其中U9、U11参加校园联赛,基本上每年都获得冠亚军。 每年15万元的投入在上海小学中只能算中等水平。 因为玩家数量比较多,所以每年的开支总是有点紧张。 “每年我们都会去其他地方训练、比赛,在苏州的一场比赛中我们还获得了U10的冠军。偶尔有出国踢球的机会,但因为手续复杂,所以很少。球队平时出国打比赛有两种模式,一种是教育局组织,一种是体育局组织。”
中学方面,以民办中学文来初中为例,维持校队运转的日常补贴也来自于教育局、体育局的拨款,加上学校的补贴。 担任该队教练的国家级裁判崔勇说,“一般情况下,上级直接把钱给区,每个区分。比如我们初中队,每年拨款在5万之间。” “学校目前有U12、U13、U15三支球队参加校园联赛。 校园联赛分为两部分,一是代表学校,二是代表学区。 “但寒暑假期间,校园足球停办了,这个时候如果想打比赛,就得报名参加外地比赛,学校会承担一部分费用,比如路费等。”费用,其余住宿费用由选手家长负责。”
文来中学球员、教练崔勇
崔勇觉得,总体来说,各个学校对足球队的支持力度越来越大。 文来中学平时打比赛,学校会给他们安排公交车,闵行区也出钱。 “最初几年,我们看到玩家分散在各处玩游戏,但这种情况正在慢慢变得不那么常见。”
对于像闵行三中这样的完全中学,教育局和体育局每年会给学校30万元左右的补助支持,这也用于购买足球器材和器材,以及支付郊游比赛费用。 同时,作为每年入选的校园足球特色学校,教育局还将额外补贴3万元作为绩效奖励。 这部分补贴用于教练员的培训补贴,以及作为其他支持学校足球的相关人员的奖励。 比如对年级组长、班主任、分管领导的奖励。
教练:水平参差不齐,需求快速增长
近年来,随着校园足球队数量的快速增长,足球教练员成为了紧缺人才。 由于薪资普遍较低,该职位无法吸引足够的专业投入。 因此,很多时候,学校原来的体育老师经过一些训练就可以带队,这也造成了校园足球水平的参差不齐。
闵行区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之一是与菊运动合作,资助购买外教服务,派遣外籍教师和翻译。 作为闵行区的两所中学,文来和民三的校园足球队一直享受着外籍教师的指导。 闵行三中副校长于璐告诉我们,塞尔维亚外教每周花两天时间带队。 “闵行区引进了一支外籍足球教师队伍走进校园、走进课堂,用更科学的训练方法,让更多的青少年热爱足球,提高球技,开阔青少年的国际视野,对推动足球教育十分有利。”我们学校的外籍教练凭借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多年的实践经验,精心准备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足球教学活动。”
此外,作为一所以女足闻名的学校,闵行三中队的主教练赵庆也是一名职业女足运动员。 她毕业于闵行三中,后来加入江苏队。 2005年起,赵庆回到闵行三中,接任球队主教练。 初中队教练邓博也是一名职业队球员。
崔勇叹了口气,“现在缺的是教练,最好有足球专业出身,没有的话就去学吧,我记得我还开过教练培训班。” 文来中学有两名外籍教师,均来自闵行教育局。 费用。 “前两年,校园足球队使用的外教较多,其实他们聘请外教的主要原因是希望队内的中方教练能够向他们学习一些先进的东西,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水平。”业务能力。”莱中学目前有三名本土足球教练,三人均拥有中国足协C级证书。
五角场小学五支球队共配备教练员八名,全部是具有专业足球背景的高级教练员。 作为一所历史悠久的足球学校,他们在教练员的选拔上比普通校队更加讲究。 张云说,“虽然教练员的收入比较平均,但因为他们很多是我们学校培养的,所以他们内部会有一种情结,所以他们比较固定,流动性不大。” 五角场小学去年找到了西班牙外教,合同到期后没有续约。
学校:需要这个强大的平台来支持和克服困难
在校园足球的发展中,教练员和球员是核心部分,但他们不能独立存在。 一支校园足球队想要生存下去,需要依托学校强大的平台。 在我们的采访中,几乎所有教练和领队都表示,球队从组建到发展都得到了学校的大力支持。 很少有学校为团队表现设定硬性目标。 相反,学校千方百计让学生在学业和体育之间找到平衡,从而最大限度地享受足球运动。
闵行三中于1994年组建了男子足球队,两年后,学校历史上第一支女子足球队成立。 这是上海一所传统足球项目学校,也是全国首批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之一。 学校目前有四支球队参加校园足球联赛,分别是初高中男子足球队和初高中女子足球队。 闵行三中的女子足球队在上海很有名。 在2017年、2018年上海校园足球联赛中,学校高中女子足球队分别获得亚军和冠军。
闵行三中女子足球队
对此,民三副校长余露坦言,25年前学校组建第一支足球队时,确实遇到了困难。 中国学生普遍面临着巨大的升学压力,学业和体育锻炼似乎是一对永远不可调和的矛盾。 学生因训练、比赛耽误学业怎么办? 如果我的父母不支持我该怎么办? 这些都是客观存在的问题。 民三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找到了正确的解决办法上海足球联盟,可以概括为五点:
严格控制进口
学校以德智体全面发展为考试要求,严格控制入学,招收“三高”学生,即高素质、高文化、高技术的学生。
流程管理
学校对体育特长生有一系列的管理措施。 在制度保障的前提下,注重足球学生队伍建设,为每个体育学生建立成长手册,记录每学期的比赛成绩、训练情况和文化考试成绩。 在学期总结和交流中,学科老师和专业老师都写下了热情洋溢、鼓励的点评。
刻苦训练
球队每周五每次训练两个小时,从周二到周五下午。 第三节结束后,初中队于3:30开始训练,高中队于4:00开始训练。 除周末比赛外,周六上午9点开始训练。 风雨无阻。 寒暑假期间,训练和比赛强度很大。 他们顶着高温、寒风,注重技术训练,奔赴各地参加交流比赛。
个性化学习
针对目前体育特长生入学时文化考试成绩较低,难以跟上全班学习的现状,学校对体育特长生实行个性化学习计划。 体育生入学后,学校会召开体育生家长会,统一思想,为每个体育生配备一名文化科目指导员和一名足球专业训练教练,并确定年级组长做体育学生的生活老师。
如果有比赛缺课,文化课老师会挤时间补; 每天训练结束后,生活老师会单独组成一个班,管理晚自习; 全国高中生体育单招考试前3个月,体育生单独上课,文化课开设课程、专项训练和个性化训练。
学校帮助出口海关
近年来,闵行三中体育足球人才的学生几乎100%考入大学,并为上海体育学院、山东体育学院、国家足球学院、贵州足球学院输送了大量足球人才。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江西师范大学。 天赋。
五角场小学队长张云也提到,踢足球的学生上课会相对集中,学校会派出最好的外语老师来授课。 但有时,尤其是期末考试的关键时刻,训练难免会与学习产生一定程度的冲突。 “我有时会很挣扎。他们还要面对中考,而我们学校更紧。” 文来中学教练崔勇说,“训练是4点30分开始的,很多人要到5点才能出来,因为要留下他们去做作业。我们不可能对抗。”这种情况毕竟不能误导孩子们,所以只能叫他们快点。”
校园足球:走出一条自主育人之路
正如于璐所说,解决这一矛盾的一个办法就是解决学生和家长升学的后顾之忧。 “是学校在校门口圆了体育生的足球梦,从而获得了家长对学校足球工作的支持和理解。假期等训练、郊游期间,家长和学生每次都积极参与和对待”
崔勇表示,对于绝大多数参加校园联赛的球员来说,职业球员的道路并不是他们追求的方向。 “校园足球是基础,不一定要取得好的名次,主要是给孩子们一个踢球的平台上海足球联盟,这对塑造他们的性格也大有裨益。从小就踢球的孩子年轻的时候就很清楚自己成长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人就能更好地处理挫折,承受压力的能力也更强,所以在很多父母眼里,只要坚持走下去。腿,他们会支持孩子踢足球,而不影响他们的学习。”
五角场小学从1979年开始组建足球队,但直到2012年才开始参加上海市校园足球联赛。 此前几十年,球队参加比赛的机会非常有限。 王云在五角场小学队时曾留下一段传奇。 当时有一个育种杯比赛,这是上海最正式、最权威的青少年足球比赛。 王云所在的致远路小学一直是这项赛事的冠军,但在他读五年级的时候,他被转学到了五角场小学。 被致远路小学压制多年的五角场小学立刻夺得了冠军。 这个故事也从侧面反映出,当时上海正规的青少年足球比赛其实很少。
“校园联赛最大的意义就是让孩子们得到更多的锻炼。以前正式组织的比赛并不多,校园联赛成立后上海足球联盟,发展到现在,既有联赛,也有杯赛。” ,而且各个级别的比赛次数和人数都比较多,训练价值也比较高,而且可以在城市里进行,不需要拖着队伍去。其他地方也能像以前一样玩高质量的游戏。”五角场小学的张云说。 通过历年参加校园联赛,涌现出约10名转入职业梯队的球员。 ”
张云还指出,校园足球正在走一条自主培养人才的道路,这与以前的体制完全不同。 “以前体育局、足协一路走来,现在都成立了自己的校园足球联盟。全国几十所大学专门设立了足球专业,招收有足球天赋的学生。比如明年,同济足球学院将开放名额招收有才华的学生,这条路设计得更好,可以让学生觉得自己踢足球还是有希望的。”
但这里还有一个选择机制。 球员首先在学校层面选拔,到市里参加选拔,然后参加全国青少年足球夏令营。 以今年为例,共有来自13个组别、432支队伍的8000余名男女运动员参加夏令营。 最终,各营3000名优秀营员被评选为最佳代表队,参加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夏令营。 通过这样层层铺开,参加国家总集训练营将获得报考国家一级运动员的资格,从而满足特招条件。
“虽然学生数量还很有限,但至少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对于踢足球的学生来说,以前通过足球进入大学是一个梦想,但现在至少他们有了努力的方向。” ”
(沉坤予)